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

本报评论员

继4月16日全市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拉练之后,我市又于昨日召开市委财经委第十四次会议暨经济运行分析会,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,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,坚定信心,真抓实干,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,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。

今年以来,我市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,一季度各项工作保持较好态势,延续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。进入二季度,外部冲击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了一定压力。对此,既要正视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,积极寻求应对之策;更要坚定发展信心,深刻认识到机遇大于挑战,认识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,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情,沉着冷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,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。

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必须保持定力重点突破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重抓“四件大事”,解决“五个方面重点问题”,在重点突破中推动高质量发展“攀高比强、跨越赶超”,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经验。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都要保持发展定力,用好成熟经验,久久为功抓好工业强市、项目建设、改革攻坚、向上争取等大事要事,持续推动重点突破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巩固做强淮安经济基本盘。

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必须拉长短板增创优势。近年来,我市高质量发展持续取得突破,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贡献卓著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,既需要进一步巩固扩大有效投资规模,又需要着力拉长外贸、消费短板,让出口、消费的“马车”奔跑起来。当前,要抢抓稳外资稳外贸和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机遇,积极拓展国外市场,不断激发消费潜力,让“三驾马车”共同驱动经济平稳增长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要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,构建更有活力的体制机制,在提高创新浓度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进而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
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必须统筹施策守牢底线。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,也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要深刻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,立足全局,统筹施策,扎实抓好民生保障、生态环保、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,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。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、根基工程,坚持就业优先导向,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,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。

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必须锤炼作风实干实效。实干,书写了近年来淮安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,也将继续开创淮安更加美好的未来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,要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实干导向,以“争”的意识、“拼”的状态、“实”的作风,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、见诸实效。全市党员干部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,锤炼严实作风,尤其是“一把手”更要身先士卒、扛起责任、敢冲敢拼,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,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,以实际行动带头干、带领干,不断营造拼经济、抓发展的浓烈氛围。

形势不等人,发展不等人。让我们团结起来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定信心、创新实干,攻坚克难、锐意进取,全力保持经济向好态势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各项目标任务,在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!


淮网,淮安网,淮水安澜,淮安新闻,淮安美食,淮安人才,淮安房产,淮安家居,淮安汽车,淮安教育,淮安旅游,淮安分类信息苏ICP备2024099737号-1苏ICP备2024099737号-11

 苏ICP备2024099737号-11